西藏古老石刻
西藏古老石刻2
西藏木雕极有特色
木材、石头这些产于自然的材料,从远古开始,就伴随着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建屋架瓴,遮风挡雨。在人们的眼里,这些只知奉献不求回报的自然之灵无疑是最让人崇敬的,万物有灵且美也正是来源于此,不知从何时,人们开始尝试用木雕与石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随后又开始应用于家庭装饰,几千年过去了,今天的木雕和石雕又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a 石雕:血脉里的天赋
西藏的石雕风格最为古朴,分类也极为广阔,从石窟到摩崖石刻再到各式石碑石像,乃至遍布青藏高原山野之间的玛尼石。从原始的巨石崇拜到后来的白石崇拜,西藏的石雕艺术已走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时光。
如今西藏的许多木雕艺人和石雕艺人,生活较之以前有非常大的改善,随着西藏旅游的热潮,木雕与石雕艺术品也被摆进了精致的柜台,一些工业化生产也开始悄然兴起。
在西藏的某些地方,虽然很可能没有开发旅游,但藏式木雕特别是藏式家具制作,只要勤劳,仍有不菲的收入,但石雕艺人则不一样。
在西藏的许多地方,雕刻玛尼石的艺人没有任何收入,他们自己将雕刻当成最纯粹的信仰,刻一块石头,等于念百遍经,所以他们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雕刻着。
由于雕刻玛尼石是匠人们的自发行为,因此没有专门统一的技艺,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图案可供参考,再加上没有两块石头是一样的,于是,匠人们按照石头自身的大小、形状、纹理、材质、凹陷而针对性地进行雕琢。佐之以雕刻时的心境、念想、期待和设计,最终形成一幅转载了匠人自己肆意的想象力与独特刀法的艺术品。这些人没有受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全凭自己的兴趣与想象,结合自古相传的一些固定形制,最终雕刻出遍布西藏山水之间无处不在的玛尼石刻与摩崖石刻。
前段时间,曾有民间慈善家组织西藏农村儿童去北京学习,一位学习泥塑的老师为藏族孩子与北京的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给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自己发挥,最后收上来的作品之中,唯有藏族孩子的作品最生动且最具想象力,而城市里的孩子,通常还只停留在将橡皮泥捏圆砸方上。
正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这些人,组成西藏石雕艺术最坚实的基础。自古以来,艺术的生存土壤,就在于一群不懂何为艺术的人们没有目的地奉献,艺术对他们来讲,只是生活,以及为了更好地生活。
b 木雕:木头上的舞蹈
与石雕相比,西藏的木雕要更具生活气息,如今已是西藏最常见的民间手工艺,当你在西藏随便步入一栋楼房时,定会被一件件雕花镂卉、富丽堂皇的藏式家具深深地吸引。各种式样布局合理,图案千姿百态,色彩鲜艳明快的藏桌藏柜,以及雕花的门楼窗梁,都洋溢着幸福、吉祥、热烈的气氛。
据了解,西藏的木雕艺术至少可追溯至7世纪,并于17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西藏民间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表现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概括。木雕作品中还有一些“亮相”式的形象,很生动,就是既夸张又表现了事物和本质的内容。夸张不但没有使我们感到木雕的不真实,相反加强了内容的表现和艺术感染力。农户家中供奉的佛龛均为木雕,佛龛的边沿上,一般都有一幅《吉祥天母》的雕刻像,吉祥天母也称骡子天王,她行奔于血海之中,脚踩无数鬼妖,手举法器,顶着卷云,守护着神界的安宁、佛界的清静。吉祥天母比脚下的鬼妖大几倍。她动作夸张,仿佛有压倒一切的力量。
夸张在木雕上的作用,也关系到连接方面。如常见的花草叶茎的雕刻,往往以两个点表现叶片,一条曲线表示茎,一竖一横勾刻出一株草、一棵树或一团花,相互连接紧密又与外轮廓相系在一起,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东西。
在西藏早期的经书封板木雕中,人物雕刻别有特色,用两个点表示眼睛,两条曲线表示眉毛,鼻子和嘴各省略了上部和下部,留作空白,只见鼻头和上嘴唇,而不刻鼻梁和下嘴唇部分。但是由于进行了适当的夸张,有意加长了必要的点、线,故使整个人物不仅不失真实感,相反表现得更生动。
西藏民间木雕造型容易出现一定的类型化。但类型化对某些装饰艺术来说,不一定是它的弱点,相反能加强艺术特征。有经验的雕刻者,能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于一般中显出鲜明的个性。
为了更好的夸张和概括,西藏民间木雕在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很注意对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简化。但这种简化只简其形,不简其意。比如出现在藏式桌柜上的莲花雕刻,就紧紧抓住莲花的特点,大胆进行简化,从情态中把握姿意,不管是花瓣还是挺直伸扬的莲朵,一律不用莲心部分的详尽描写,只雕出轮廓状的莲花朵。但一眼望去,其情姿、形态依旧真实、生动,且显得空灵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