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繁多的傩面具 藏地阳光新闻网-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品类繁多的傩面具

品类繁多的傩面具

发布时间:2015-09-21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交通的阻塞,近代科学文化的落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形成了一种封闭性的社会环境。封闭的地域环境,决定了西藏民族文化的独特形态和品格。西藏特殊的杜会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的长期历史积淀,决定了“至今仍然活跃地存在着大量的民族的特殊的原始祭祀仪式(傩仪)、祭祀舞蹈(傩舞)和祭礼戏剧(价值观念戏)”。在西藏的这些傩仪、傩舞、傩戏和带有傩戏色彩的藏戏中,多数是戴着面具进行表演的。面具是他们用以表演的一种典型道具,也是他们用以祭神祀祖、镇鬼攘灾的一个较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说,面具成为这些古傩艺术一个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和标志。
  西藏摊面具因所反映内容、对象及其表现形式的不同,也形成了多种类型、品种及其样式、风格和特点。比如,按面具的形态来区分,已有人分为硬塑型和软塑型两大类。按面具的内容和功用来区分,已有人分为藏戏面具、跳神面具和悬挂面具三大类别。按制作材料来分,则有药泥纸浆面具,如跳神面具、供奉面具;脱胎纸壳或布壳面具,如跳神面具、藏戏面具、图腾面具;布制面具,如藏戏面具、民间艺术面具、图腾面具;皮革或皮毛面具,如原始祭祀面具、图腾面具、藏戏面具、民间艺术面具;木刻面具,如民间艺术面具、原始祭祀面具、跳神和藏戏中极个别的木刻面具;金属雕镂面具,如传人西藏的尼泊尔面具;三合板面具;铁皮鼓制的动物假头面具;毛线编制的动物假头面具,如藏戏和民间艺术中牦牛面具,等等。据笔者研究认为,因不同的雅艺术所反映的内容、所祭祀的对象、所表演的形式特点均有所区别,致使它们所用面具的品种、形态、样式也有较大的差异,而每一种摊艺术即使发展了较多的面具样式,在总体上又都有其共同的风格韵致,故而主要以不同的摊艺术形式来分类,可以鲜明地比较出它们不同的类型来。西藏的摊面具似应以原始祭祀的、民间艺术的、宗教的、藏戏的四个方面来分类,更为科学且更符合实际。

原始祭祀面具
  第一类是原始祭祀面具,主要指由俗人群众为部分僧众参与进行的、更多的是属于原始巫教和苯教的一种民间驱摊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比如:(1)米林县东多村由嘎莫寺祭祀形成的嘎巴鼓舞中的男女木刻面具,扮演者均为男子,十六人戴男性面具,分东、南、西、北四组,每组四人,作坚打、平打或插人腰间等多种鼓舞表演;戴女性面具的人数不限,穿女装,尖顶帽子上还插有五面或四面三角小旗。(2)林芝县林芝村米那羌姆中波梗神侍面具。这种米那羌姆与寺院跳神完全无关,是为驱邪迎祥引回村宝而举行的民间祭祀活动,其中的波梗是男性神侍,他的出现和舞蹈表示欢庆、吉祥和幸福。面具是静善慈颜相,头上也插有一种软杆的四角旗子。(3)后藏昂仁县抗灾滩仪吉达吉姆面具。这种民间祭祀在遭到雹灾以后,才能去外地挨村挨户作募捐性演出,表演回来须把演出用的部分面具、服装、道具等烧掉,演员还要请喇嘛念经消晦。人物有吉(父亲)和四个苟巴(父亲的兄弟们),他们均戴黑色的皮毛面具,头戴纸做的尖顶高帽子。吉姆(母亲)戴的是平板式绿色小面具,与藏戏中的母亲面具相同。(4)措纳县勒布和墨脱县德兴的门巴族祭祀戏剧《阿拉卡教父子》中的面具。有反映猪、牛诞生祀求土地供养时的猪头、牛头面具,有反映猎人进地狱受审时的骷髅面具、阎王青面撩牙面具、两位阎王侍佣的美女面具和虎、熊、狮、蛇、猪、牛、鹏等各种精怪面具。面具均为木质雕刻的,工艺比较粗陋。(5)察隅、墨脱、米林、隆子等珞渝地区珞巴族的祭祀面具。珞巴族有一种对氏族祖先图腾进行的祭祖叫扭波仁,“扭波”是虎的讳称,“仁” 有送还之意。相传尼英、尼略两姐妹寻找配偶,妹尼略与刀子变成的青年结为夫妻。姐尼英与老虎结为伴侣,其后代即为巴得(老虎)氏族。故而他们把虎尊称为哥哥、叔叔或爷爷。有谁无意打死了老虎,就要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扭波仁。仪式开始,先给猎老虎者戴上一个竹子编的虎头,经巫师纽布杀鸡看肝卜出祭祀天数和日子,然后由纽布从猎者身上取一件东西,作为虎魂的依附物,带领氏族男性成员,在舞刀、跳跃、呐喊声中将此依附物即死虎灵魂送到山上,交由乌佑山神管理,并以牛、羊、猪等动物的肉、内脏作为供献山神的祭品。猎虎者戴的面具,就是竹子编制成的虎头。在珞巴族中,纽布被尊称为布乃,即母亲之意,反映了珞巴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民间表演艺术面具
  第二类是民间表演艺术面具。比如:(1)折嘎是一种民间的说唱乞讨艺术表演。艺人肩披一个羊皮面具,用做表演的道具;手拿一个名叫桑白顿珠的木棍,用以打狗防身;怀里还揣着一个特大的木碗,用以讨喝茶酒。后二者亦用做滑稽打趣表演的道具。艺人在说唱时,首先手指着肩上的面具各个部分逐一解释其来历和象征意义。(2)林芝的民间歌舞羌博中击鼓而舞的女巫面具。《萨迦世系史》记载,11世纪初,后藏卓垅地方的一次庙会上,在“百艺杂技之中,有戴面具自在女二十八人”。在藏族文史资料外也提到11世纪寺院跳神舞蹈杂有“女巫击鼓而舞”、“着面具执鼓而舞”的情况,后到宗喀巴改革宗教时,为严肃戒律,“他所创的格鲁派剔除跳欠(即跳神羌姆——引者注)中女巫击鼓、反映百技杂艺等方面的民间舞”。现在西藏林芝还保存着这种人数众多的女巫戴着白山羊皮面具表演的歌舞艺术。(3)曲水县希荣野牛舞中领舞师面具。在拉萨大昭寺内殿门口右内侧墙上,有一幅古壁画《文成公主人藏欢庆图》,上面画着拉萨为文成公主人藏和亲而举行的庆典上奏乐、歌舞、跑马、射箭、摔跤、抱石头等种种娱乐活动的场面。在其中心位置,还画着一个牧民引逗两头野牛欢舞的场面,牧民也是戴着一种白山羊皮面具进行表演的。看画面上的表演形式及其面具与希荣仲孜(野牛舞)基本一致。希荣野牛舞后来还被党木隆剧团吸收入藏戏进行表演,其舞蹈和面具均有所戏剧化。(4)乃东县哈鲁岗乡的阿卓鼓舞队领舞师面具。据艺人说,这个鼓舞队历史特别长,早在8世纪桑耶寺的落成开光庆典上它就是参加表演的单位之一。领舞师面具与桑耶寺壁画中阿卓鼓舞队和白面具戏阿若娃的面具完全一样,都是白山羊皮面具。

宗教祭祀面具
  第三类是宗教祭祀面具,主要指藏传佛教的寺院摊跳神面具和寺院中悬挂的或被镇压的供奉面具。
  西藏的跳神面具异常丰富多彩。首先各个藏传佛教的派别不同,其跳神仪式、舞蹈、祭祀的神抵及其面具,也都形成各自的风格特色。同时在一个教派的跳神面具中,又有神佛、仙巫、鬼怪和动物精灵等几个系统。比如:(1)苯教跳神面具。苯教主要祭祖的是西藏本地区的神抵。这些神抵被莲花生收伏后,成为佛教神系中一种处于较为底层的护法神。其中有骷髅神,他是守护墓地或天台,或指引道路的吉祥精灵,面具为骷髅相,头是骷髅骨,全身穿红底上缝制白色的骸骨架的鬼衣。还有牦牛神,是佛教密宗神阎魔手下的使者,常与鹿神一起出场舞蹈。他的舞蹈和面具也吸收了吐蕃早期民间的野牛舞特点。牦牛在被家养之前就是野牛。面具以纸浆泥巴脱胎塑制成牦牛头,身穿绸缎制成的神服法衣。安多地区苯教寺庙跳神主角是阿尼玛卿山的山神玛钦波拉,三百六十个兄弟神组成了随行人员,给他伴舞的有野牦牛头、龙头、狮头及大鹏头四个戴动物面具的神。(2)宁玛派跳神的面具。宁玛派祭祀的神主要有来自印度佛教的大黑天(即玛哈噶拉,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主神湿婆俐本尊神金刚橛。他们的面具为典型的三目威猛愤怒相。还有一位象征人藏传法的印度僧人阿扎勒,面具为棕色或灰黑色,大鼻子,络腮胡子,和蔼善相,脸型明显带有印度人的特征。(3)噶举派跳神的面具。噶举派祭祀的主神是金刚力士,即怖畏金刚护法神。面具为愤怒尊相,蓄威蕴怒,三目圆睁,双眉颦蹙,头发倒竖,发眉髭须呈赤黄色,有如火焰。张口卷舌,龇牙咧嘴。冠为髑髅冠,是密宗的一种骨骼庄严饰品,其意在令人警惕无常,克服死亡的恐怖。虎皮为裙,蛇为胳腋。金刚神在密宗中能摧毁一切烦恼。这种恐怖神的形象,最早来源于被吸收到密宗里的印度教主神湿婆及其妻子的相貌。不丹的上主巴噶举派为祭祀莲花生大师举行的三天节日中第二天,在“九个代表雄强”戴着“饰有五个小骷髅的王冠面具”者的主角舞蹈以后,“在同一天的下午,演出有关米拉日巴及罪恶深重的猎人的著名剧目”。在由西藏传人中亚蒙古地区的种种羌姆中,尤以表现米拉日巴的羌姆最为吸引观众,其主要角色是圣者米拉日巴和猎人贡布多吉,“两人之间的对话言词激烈,唇枪舌剑,与其说是一种宗教说法,倒不如说是一种即兴表演”,“猎手暴露了那个时期社会十的种种罪恶,米拉日巴则对其进行劝戒”。这个节目的人物和动物也都是戴着面具进行表演的。(4)萨迦派跳神的面具。冬季大法会中三个主神面具直径约一米,加以上身骨架就有一层楼房高。平措颇章跳的是黑面怒相护法神,其中有牛、羊、狮、鳄四兽和孔雀舞;卓玛颇章跳的是红面权力护法神,其中新编乐舞《嘎尔萨》就吸收了民间米那羌姆波梗、嫫梗舞,还有财神孜玛尔日和三羊四牛舞蹈及其面具,都有萨迦家神供奉的特殊色彩。桑耶寺后来因为由萨迦派任命的主持掌管,五月在桑耶寺举行的跳神属萨迦派风格,“一般被称为桑耶大灵器,这个舞蹈中的主要人物是桑耶寺独特的护法神则玛日(即财神孜玛尔日——引者注)和一群叫做‘好战的七兄弟神’以及一名女魔。扮演女妖魔的舞蹈者在跳神演出活动期间,连续七天处于神迷状态”。(5)格鲁派跳神的面具。格鲁派主要崇奉密宗神,如阎魔,即地狱之主,最早为印度教中掌管阴间的主神。像布达拉宫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跳神,叫“则古多”,这个舞蹈更确切的叫法是“受到符咒约束的阎王的舞蹈”。阎魔的面具为水牛头形象,头上火焰长角,呈三国威猛愤怒相。还有吉祥天女,最早为婆罗门教的命运、财富、美丽女神。被佛教吸收后成为密宗护法天神,面具为蓝色三目愤怒相,口中利齿间还衔一死尸。她有狮面和龙头的两个女神侍,护卫她的还有长寿五姐妹仙女和十二位女神,“她们是当地土著西藏人信仰的十二位护法神,亦即最重要的神灵”,就是十二丹玛地母。六大格鲁派宗主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跳神中,还穿插有巴吾、巴嫫的表演。他们本是天界男女勇士,面具也是长眉阔耳饰有耳环的静善神相,但他们贯穿于节目之间作带有世
  宗教面具中有一种悬挂或被捆锁于密宗神殿墙上或梁柱上的供奉面具,有各类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及其侍从、随奴和被收伏的女鬼等。各类各系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抵面具与跳神面具基本一致。供奉面具中有特色的是那些神侍、随奴和女鬼的面具。如供奉于拉萨色拉寺的神侍杰波娘热介青,供奉于萨迦寺的解钦雄丹,他们生前为博学多才的高僧学者。面具造型较为写实,红脸黑须,头戴黄色僧帽,眉间还有一个慧眼。随奴一般为冤魂厉鬼之列,面具造型则比较夸张,形象也很丑陋,如有名的随奴叫则马尔,原是西康人,因为在朝佛路上被匪盗所杀,其冤魂不散而被神收伏为奴,因他一眼被挖,故而面具只竖塑一眼。女鬼面具,是根据一批被认为是妖魔的妇女的形象塑造的泥制面具。这主要指萨迦寺被捆锁于密宗神殿的巴嫫面具。据说五百多年前萨迎法王的一个忠臣被害,法王卜测出是藏东巴塘的堆嫫(魔女)朗嘎卓玛妖术所为,于是派人将她捉住收伏,制成面具,以木架泥草制成身躯,身穿绘有人肠的鬼服,并塑成各种服役动作,置于神殿经堂,还有高僧看守。以后凡发现有堆嫫附身的妇女,如法王高僧在施行降魔召唤和各种焚魔驱邪的法术仪轨时,着魔的妇女会流泪哭泣,痛苦得瘫倒在地上翻滚,并发出像鬼一样恐怖的吼叫,这就是所谓失神或神迷状态。这样的妇女被认为是活着的妖怪,脖上被系以黑带,定为堆嫫。她死后,为不让其鬼魂再到人间残害生灵,特将其塑制成面具和鬼身,拴吊于萨迦北寺顿木党密宗神殿。因第一个女鬼是巴塘人,故将女鬼们统称为巴嫫。这种巴嫫面具多达百种,形态各异,塑制的手法比较写实,多为满面皱纹、丑陋不堪的各类老妪形象。这种女鬼面具也用于萨迦法工上任时的跳神。传说巴嫫身上有女鬼的特殊异味和血络,在面对跳神仪式、高僧法术和焚烧男性生殖器(模型)等巫术时,她在烟雾中会流泪吼叫,捆缚自己,甚至会自己扑向火堆。有意思的是在萨迦巴嫫中,有不少是名门大户家的女性,生前不乏美人,但她们又被认定为吃人勾魂的鬼怪,所以面具既按照生前的俊美形象来塑制大轮廓,而又着重表现她们作为魔鬼作恶时凶残、阴险、丑恶的模样,并在左颊上专门点了一颗大黑痣,作为巴嫫的一种特殊标记。

藏戏艺术面具
  第四类是藏戏艺术面具。藏戏艺术面具,既使西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主要表现虚幻荒诞的神的世界,迈入了主要表现世俗的人的世界,人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获得更直接、更深层的表现;又使西藏独具特色的面具艺术发展得更为充分,几乎吸收了西藏原始祭祀、民间表演艺术和宗教跳神及悬挂供奉的所有面具艺术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种式样繁多、风采韵致各异的庞大系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