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谋新篇 藏地阳光新闻网-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理县: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谋新篇

理县: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谋新篇

发布时间:2023-05-11 来源:阿坝日报 记者:柯云龙 责编:顿珠曲珍

近年来,理县围绕“党建领县”工作思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劲动力,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新理县提了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理县始终把村党支部书记这个“领头雁”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换届后,全县71个村社均实现“一肩挑”,村干部学历和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定权责、立规范。制定《村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管理办法》,压紧压实村党支部书记主体责任,让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阔眼界,增本领。换届以来,举办村党支部书记筑魂培训班4期培训290余人,分批次组织69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赴浙江宁波、乐清等地考察学习,拓展视野,理清思路;拓渠道,重激励。打破身份壁垒,拓宽村党支部书记晋升渠道,鼓励有想法、有干劲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五方面人员”考试,2021年以来,1名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考试成为乡科级干部。

出台乡村振兴“好办法”。思路决定出路,理县通过定规范、抓帮扶、引人才三项举措,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思路,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出路。制定规划规范,为乡村振兴明责促进。建立健全乡村组织振兴领导体系,制定《乡村组织振兴规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乡村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完善村党组织运行制度机制,编印《理县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手册》,从党务、村务、财务等方面分门别类明确工作程序,确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抓准帮扶轮换,为乡村振兴接续赋能。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到脱贫村、重点村、后进村脱产蹲点开展驻村帮扶。紧扣乡村振兴“五大目标”,明确“四项任务”,进一步优化驻村帮扶工作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优引才留才,为乡村振兴补短扬优。用活“硕博进阿坝”行动和“栽桐引凤”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招引,加大与对口帮扶地人才共育共建力度,切实解决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和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优化青蓝工程、三实考核等管理机制,每年拿出10%左右的公务员招录计划用于选调生招录,名额向乡镇倾斜。

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理县为各类人才搭建了乡村振兴“大舞台”。打擂比武,以比促干。创新谋划村社党支部书记“比武夺旗、扛旗夺冠”实践活动,通过书记抓、抓书记,书记比、比书记,书记超、超书记的工作举措,组织各村社比党建、比产业、比治理,实现各村社之间“比学赶超”,有效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比拼业绩、改进作风。坚持以实绩说话,持续开展“赛业绩、比作风”活动,以正向考核激励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富有实效的作风比拼、能力比拼和思维比拼,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再建新功;村企联亲,共促振兴。创新开展“村企联亲、共促振兴”行动,22家驻县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22个村,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市场,帮助联系村在产业发展、市场开拓、就业务工等各方面取得成效,助推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理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乡镇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积极推行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以造血为要,推动强村富民。制定出台《理县村级集体经济基金管理办法》,全覆盖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村民变股民,增强村民对集体经济的参与度,探索托管寄养、联耕联种、土地流转、入股享利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为基,聚焦项目帮扶。整合国家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省内对口帮扶等帮扶力量,实施帮扶项目60个,申报中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0个,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众多领域,引进消化、吸收科学管理成功经验做法,打造理县“农业智慧中心”,实现全县耕地果田24小时在线管理。共享拓展农牧产业市场渠道,提升“西牛东送”“香香李”等农特产品附加值;以劳务为本,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帮扶对接、公益性岗位开发等途径,累计服务600余人次,指导县域内“山老坎”“向巴堂”“毕棚沟景区”“四川永利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84人在家门口务工,“点对点”输送5人到西藏务工,建设“乐·理”服装辅料加工共富车间6个,稳定吸纳辅料加工绣娘180余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