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精准帮扶 用“望远镜”持续发展——阿坝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实 藏地阳光新闻网-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用“显微镜”精准帮扶 用“望远镜”持续发展——阿坝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实

用“显微镜”精准帮扶 用“望远镜”持续发展——阿坝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纪实

发布时间:2022-12-29 来源:阿坝日报 责编:顿珠曲珍

‍‍

九寨沟县罗依生态产业园区

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前景美好的未来。茂县七星村以产业振兴示范村创建为目标,依托“苹果 李子”省级三星现代农业园区,引进阿坝州风行家禽有限公司,深入发展“电商 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业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汶川县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工程,樱桃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小金县董马村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和特色民俗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高半山村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用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衔接乡村振兴的手段,阿坝州在衔接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从农区到牧区,从藏寨到羌乡,有效衔接的号角响彻山乡村寨,伴随着四季更替,特色产业越做越强,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大伙干劲越来越足,一个奋蹄疾步、齐心向前的新阿坝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追寻有效衔接的足迹,一连串闪亮的数字为担当作为写下生动注脚:2022年,全州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224元,较2021年增长1669元、增幅14.4%,13县(市)脱贫群众收入增幅均高于本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茂县开展羌绣培训

强化责任帮扶 做优做细更用心

2022年,全州22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五通一覆盖”,9355名搬迁群众既安居又乐业;建成乡村产业路、村(组)硬化路等380公里,实现乡村运输“金通工程”全覆盖。投入资金920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住上了安居房、吃上了放心水、走上了安全路,在一个个“幸福”的表情包里,无不包裹着“责任帮扶”的融融暖意,让群众在轮回的四季中无数次感受到拂面春风。紧盯群众的“难事”,办好民生“实事”。打通路,圆小康梦;搞活村,鼓“钱袋子”;聚合力,解民之忧。串联起这一个个感人变化的,是持续推动各级责任落实这条温暖的“线”。

真帮真扶,用情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面对既要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又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艰巨重任,工作不留白,责任压得实。2021年以来,阿坝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体系明责,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政治保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第一责任、分管同志主要责任、行业部门直接责任的工作体系,实行州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州县部门包村、各级干部包户的“四包”工作制度,54名州级领导分组包联13县(市)、468名县级领导全覆盖包联乡镇、663个州县部门包联534个脱贫和97个“四类村”、 2.3万名干部包联2.6万户脱贫户,631支1829名干部脱产驻村开展帮扶。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召开州委农村工作暨“三家园”建设工作会议,马金小、汶理茂、松九黑片区乡村振兴现场会等9次,实现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

常态督责,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证——压紧压实统筹协调责任。及时调整完善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设立巩固衔接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印发《阿坝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累计召开党委农办议事协调、巩固衔接专项工作小组以及衔接资金项目、问题整改等专题会议23次,统筹组织开展专项督导4轮。

清单定责,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作风保证——压紧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将6大类26项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建立常态化调度制度,定期报告分析、定期通报督办、定期总结评估,纳入目标绩效管理。

所有工作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所有资源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集、所有力量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合。做好重点区域帮扶,强化异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全面加强项目资产管理,切实用好各类帮扶力量,累计到位并投入各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资金38.56亿元,实施巩固提升项目3035个,分类分片推动重点帮扶县发展。其中:2022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9.28亿元,实施项目1050个,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民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21年,阿坝州顺利进入全省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评估“第一方阵”、连续实现“三年好”,汶川县、黑水县获评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红原县安曲镇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马尔康市洛威村等15个村、理县嘉康村等15个村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

壤塘县热布卡蔬菜基地

强化监测帮扶 主动发现更尽心

金秋九月,正是茂县青、红脆李成熟的季节。为保障老百姓劳有所得,坚决守住不让一户一人发生返贫致贫的底线,各驻村工作队积极响应全州“疫情防控 保销保供”举措,全面协调专人专事开具“接收证明 通行证 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为货主开具通行证明,并要求他们在本村内请工选摘李子,不仅及时保销青、红脆李,同时增加村民劳务收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经济收入的影响。富顺镇鱼听村驻村工作队在静态管控期间保销果蔬15万余斤,收入27万余元;叠溪镇拴马村驻村工作队在静态管控期间保销果蔬5万余斤,收入14万余元。

疫情、灾情之下,如何稳定和扩大就业?如何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如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如何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如何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每一个问号背后,都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只茂县,阿坝州注重科学化监测,制定《阿坝州巩固脱贫成果巡村包户工作九条措施》,不断压紧压实各级监测责任,设立乡镇防贫责任人174名、村级防贫监测员1090名,做到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主动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从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进行帮扶,提升了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完成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各项任务,才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聚焦“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巩固,1.4万名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在校就读,2022年全州学生资助类资金较2021年增长0.8亿元,增幅达17.8%。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管理率均达100%。建立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完成危房改造135户。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1430处,覆盖38万人。建立阿坝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2万户6.5万人。推进民生实事建设,投入资金16238.72万元,实施产业路民生实事项目65个。

不一样的战场,同样的奔赴。“你家里现在有几口人?房屋受损怎么样?收入怎么样?……”马尔康“6·10”震群型地震发生后,阿坝州第一时间启动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大排查,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编制完成《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乡村振兴实施规划》,确保地震后,无规模性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饭碗”多起来,“口袋”鼓起来。田间地头、帮扶车间、生产线上……脱贫群众干劲十足。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稳岗就业是关键。政策不断档,产业有后劲;稳岗就业,为脱贫人口托起“稳稳的幸福”;金融赋能,“贷”来富裕富足新希望。阿坝州制定《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八条政策措施》,积极实施“春风行动”“送岗上门”系列活动,4.06万名脱贫劳动力通过“五个一批”实现务农就业(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车间带动、以工代赋促进创业灵活就业),比2021年同期增长1.93%。一项项直击痛点、难点的务实举措让帮扶户心中升腾起满满的获得感,更激励大家继续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一系列科学机制与务实举措,正在落地。金川县探索建立“数字乡村·防返贫监测与帮扶”app数字平台,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监测,有效织牢防止返贫的监测预警网络。注重精准化帮扶,构建每县1个防贫基金,每户监测对象1个帮扶计划、12项精准化帮扶措施的“1112”精准帮扶机制,逐户“会诊”研判、对症下药,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2.3个,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若尔盖县试点探索低收入群体“三圈层”帮扶机制,实现致贫返贫风险早发现、早帮扶。层出不穷的创新实践,汇成脱贫攻坚事业的源头活水。九寨沟县采取“联营保底分红”“电商订单农业”的方式,助推安置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汶川县来料加工厂

强化产业帮扶 稳定收入更安心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夯实乡村振兴的“硬实力”。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农民有事做、有钱挣,农村才能活力四射。

9月6日,在阿坝县,大片被誉为高原“黑珍珠”的黑青稞,早由碧绿转为金黄,籽粒饱满,在秋风里上下摇曳。有收获,有收入,农户被喜悦所环绕。

别看黑青稞小,带来的收益可不少。在阿坝县,一料小青稞“长”出来的产业链拉伸出了诸多新品牌。当前,黑青稞的“出路”早已不止制作糌粑一种,开发青稞产品2个,开发青稞系列产品20个。走进阿坝当地黑青稞精深加工厂房,涵盖青稞饼系列、青稞奶茶系列、青稞饼干(防三高)系列、青稞帝玛、青稞茶,甚至成为口感劲道的方便面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并获有机产品生产、标识和销售认证,除了省内青稞消费区,还销往青海、西藏等地,实现黑青稞由“温饱粮”变成“发展粮”“致富粮”。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产业为基,就业为要。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今年(2022年)收购黑青稞5100吨,产值5100万元,通过农旅融合、集体经济分红、产品销售、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带动7822户、41175人年均增收650元。托岗黑青稞公司、青源青稞公司和突麦青稞酒合作社解决106名农户就业问题,每年人均增收30000余元。

产业嵌特色,鼓起“新钱袋”。车厘子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苹果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李子采摘园、斗簇水果市场……茂县南新镇以国家级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省星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星升四星、州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目标,着力写好“以产兴镇、以城促产、以业聚人”文章,前期“播撒下的种子”如今在茂县南新镇已“遍地开花”,如今渐渐长成根深叶茂的“大树”。全镇乡村振兴系统聚焦促振兴,绘好“乡村产业发展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良好开局。2021年,4300亩核心园区辐射带动全镇特色水果15301亩,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35元,增长率达两位数。

视野平移,小金县木栏村探索共享农庄模式,带动群众实现劳务收入18.27万元,村集体和农户保底收益32万元。小金县抚边乡多渠道推进蔬菜产业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展,仅2021年种植蔬菜6000余亩、产量达到3.6万吨,实现人均增收600余元;汶川“净土阿坝·康养汶川”品牌的塑造,让当地康养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小青稞叶变成“大产业”,小果果变成“金果果”,牦牛变成“金牛”……一个个脱贫产业提档升级,有力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开新局,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阿坝州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围绕“6 n”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大力实施“特色农牧产业 ”“全域旅游 ”“互联网 ”等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建天府旅游名镇、名村20个,阿坝州特色文化旅游名镇、名村21个。围绕特色水果、高原蔬菜、道地中药材、牦牛、中蜂、生猪等产业,建成现代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110万亩、特色产业加工园区48个,新增标准化养殖场 21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08个,成功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小金县玫瑰产业

强化协作帮扶 量体裁衣更贴心

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这一切的改变,增收的喜悦,都来自“定制”协作帮扶更多元。资金、项目、理念源源不断地输入,浓墨重彩地描绘出阿坝州在协作帮扶中不断变迁,一个个点的变化,正在阿坝大地上连缀成片,美丽乡村迈出振兴阔步。

协作路上,我们“心连着心”。182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出发,145名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出发,118名省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常态智力援助,84名医疗“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到岗履职,组织、引导193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活动,倾情关怀、倾力支持、倾智帮扶,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各地群众的“绣花人”,实打实的帮扶,心贴心的服务。生产车间里、蔬菜大棚中、帮扶户家中,一张张真诚朴实的面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主动深入、精准摸排、因户施策……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身影,扑下身子忙碌在帮扶一线,聚焦群众所盼,不见成效决不罢休。通过与帮扶对象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了解他们最近的身体状况、家庭变化、生产生活情况和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等情况,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有关政策,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协作路上,我们“手拉着手”。巩固脱贫之本,培育致富“源点”;增强造血功能,释放发展“热点”;为民解困谋利,纾解发展“痛点”。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帮扶应当“量体裁衣”。阿坝州牢牢把握协作帮扶机遇,开启协作帮扶新起点、新阶段,加大结对双方合作力度、提高合作水平、提升合作能级,双方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人心相知。紧盯双方各自发展优势,在多个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一起构建新格局、创造新经验。持续加强产业对接、劳务协作、消费扶贫、人才交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探索建立一套契合实际的稳脱贫真防贫长效机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对口帮扶工作既“帮扶”又“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协作路上,我们“情牵着情”。紧紧围绕“阿坝所需、自己所能”,健全帮扶机制,搭建帮扶平台,拓展帮扶领域。国家交通部定点帮扶黑水、小金、壤塘3个县。省委宣传部等65家省级企事业单位,浙江温州、嘉兴、湖州等3市13个县(市、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遂宁、南充6市与阿坝州13个县(市)结对实施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及省内对口帮扶,用真心、动真情、干真事,援助资金19.0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民生改善等待帮扶项目1288个,宛如一朵朵象征着幸福的格桑花盛开在阿坝高原!让先进的技术、理念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帮扶模式。有一种距离叫千山万水,有一种情谊叫心手相连。浙江省把有情怀、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的强手骨干,输送到对口帮扶一线,带着款款深情和真金白银支援阿坝,与阿坝州共建产业园区24个,引导入住园区企业155个。省内帮扶地区选派258名党政干部、415名专业技术人才定点阿坝州各行各业开展“传帮带”,扶得实,抓得准,谋得远,“浙阿协作”“阿坝对口帮扶”被誉为“东西部协作的金名片”“省内对口帮扶的典范工程”。

纸短情长,写不尽有效衔接的精彩新篇。一个个、一桩桩、一件件,衔接的赤诚和热情,凝聚在阿坝这片大地上…… 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和希望。

靓“颜值”提“气质”,筑起了乡村的“外在美”;增“产值”稳“幸福”,提升了乡村的“内涵美”。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新征程上,阿坝州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建好有“劲头”“奔头”“盼头”“看头”的乡村,使乡村真正成为充满魅力、活力和动力的热土,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