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镇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旅游经济。 若尔盖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强化生态保护,建“牧草 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2月5日,正月初五,海拔3300多米的若尔盖大草原白雪皑皑,旁边的黄河水部分已冻结成冰,四川日报全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来到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藏哇村。“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大雪冻死牛羊了。”在一间约200平方米大的牲畜暖棚内,藏哇村支部书记黄河裹着厚实的藏袍,抱起几捆略带青色的牧草扔向几十头小牦牛。□王鑫 杨玉红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中成
保护生态,减牛是重要行动
人、草、畜矛盾,曾经困扰“黄河小镇”唐克镇。近年来,唐克镇依托紧挨黄河的地域优势,坚持以绿色为底色,强化生态保护,建“牧草 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产业转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人、草、畜平衡发展协调发展的路子。减少养牛成为全镇一项最重要的行动之一。
藏哇村是唐克镇的牧业大村。“我们村有192户2000余人,多的时候,全村养牦牛2万多头。”黄河说,一方面草场有限,过度放牧导致牦牛吃不饱,养殖周期长,肉质硬,利润空间小;另一方面,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被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老一辈的人觉得少养牛就意味着收入少。”黄河说,减牛行动起初遇到不小阻力。于是,他家带头减牛,“去年减了14头,今年还要减17头。”
藏哇村干部想了很多办法,通过算经济细账、实地看草场沙化、上门宣讲等方式,让牧民深刻认识到人、草、牛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接受了减牛。2021年,藏哇村减少牦牛5000头。
“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我们这里即将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村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更重视。”唐克镇镇长卓玛透露,现在,减牛成了大家的一种行动自觉。“去年和今年,全镇将减少牲畜3.48万头。”
更让卓玛高兴的是,如今每年牦牛转场时,村民都会自觉地将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护好黄河生态,成为我们每个干部群众的共识。”
算好三笔账,减牛不减收
减牛是为了保护生态,但如何做到减数量却不减收入?
破解黄河烦恼的“秘诀”,是一项名为“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的高原牲畜标准化养殖模式——“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配套“暖棚、巷道圈、电子秤”,集成“养殖防病、人工种草、牛粪发酵还草、幼畜繁殖”等技术。
黄河给记者介绍了“减牛不减收”的三笔账。
第一笔账,冬季科学补饲。一天补两次,一头牦牛平均每天增重0.9公斤,将传统饲养周期从5年缩短为2.5至3.5年。与传统野放相比,扣除成本后,平均每头牦牛可增收2000元,每只羊可增收500元。
第二笔账,适度放牧,适当运动,牦牛肉质更好价格更高。黄河解释,传统野放,一头牦牛平均每天运动70公里,肉质更硬。采用“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后,牦牛一天在外运动5小时,肉质更好,活畜交易时价格也高些。
第三笔账,适时圈养,可以减少牦牛对牧草的浪费和对草场的践踏。过去养牦牛,基本上一年到头都野放,算上被牛群踩踏浪费掉三成左右的草,要20多亩草地才能养活一头牛。现在气温低时把吃完草的牛赶回圈里暖棚,每天补3.5公斤饲料,不到10亩草地就能养一头牛。
三笔账算下来,不仅让更多牧民认可“三结合顺势养殖集成技术”,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草、畜和谐共处。如今,唐克镇大力推广该技术,全镇建成示范牧场90个。
2020年6月,若尔盖县在唐克镇建起“牧草 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川农大签订合作协议,邀请省牦牛专家建立工作室,探索牦牛产业标准示范,实现集约化发展。“实现减牛不减收,还要打造中高端牦牛品牌。”若尔盖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张建荣说,要在养殖、出栏、技术、品牌等建立一套标准,力争实现更大收益。
通过转型,唐克镇还搞起了旅游经济。卓玛说,依靠黄河美景资源,镇上很多牧民搞起了旅游,开了以黄河命名的酒店、宾馆、饭店。一些牧民养起河曲马,开发黄河文化旅游产品。
作为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所在地,藏哇村受益最大。村上不仅修了两家酒店,每年还能享受景区门票分红。“去年我们村的景区门票分红达60万元。”黄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