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扎西 郭红松绘/光明图片
尼玛扎西,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博士、国家青稞专项首席科学家、被誉为“青稞之父”、西藏农牧科学院院长……
清瘦的身材,紫外线长年照晒下脸庞略显黝黑,嘴角留着很有个性的小胡子。性格随和,谦虚、低调。短短56年的人生中,他先后主持和组织实施了4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大农牧业科技攻关项目,亲自选育青稞新品良种16个,首次实现西藏近30年来青稞品种更新换代和青稞总产达80万吨的历史纪录,推动青稞全产业链发展,从战略的高度谋划高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有人说,今天西藏人民吃的每一口糌粑面,都有他的科技贡献;农牧民每一张丰收的笑脸,也映现着他的汗水和付出。
逐梦青稞增产农民增收
尼玛扎西出生在山南市扎囊县杰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人生轨迹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始终围绕着青稞的良种研究和推广展开。
作为西藏人民的主粮,青稞如今占本地粮食作物的70%左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青稞亩产也只有250公斤左右。
他从小吃糌粑长大,儿时的记忆里,父母辛辛苦苦种一年的青稞却总也不够吃。于是,如何提高青稞产量、解决温饱,成了他一生最执着的追求。
1982年,尼玛扎西考入西北农大农学系;1985年大学毕业后被选送到北京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修;1992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前往加拿大沙斯克春恩大学进修深造一年的机会;1995年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1999年,他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博士。
曾经,国内外科研机构高薪聘请尼玛扎西任职,但他毅然选择了回藏工作。在高原从事农业科技研究是困难的,他却从不后悔。“我的人生早已注定,父老乡亲期待的眼神,就是我奋斗的方向。”
青稞本品种种植,在西藏已有上千年历史,地力贫瘠、品种退化,是产量不高的主要症结。但要选育优良的新品种,好比大海捞针,不少农业科技工作者即使毕其一生也不得其一。尼玛扎西没有退缩。他开始了对上千份青稞品种进行系统鉴定,天天扑在青稞地里。“往往是今年看上去有点希望,明年一种又不行,在希望和惋惜的交织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长达19年的潜心钻研摸索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他幸运地在白朗县发现了理想中的青稞苗,“籽粒、颜色、株高、秸秆韧性都非常好”。以此为基础,他反复进行各种试验,终于在2013年“藏青2000”新品种通过审定。当年,这一新品种推广种植逾10万亩,平均亩产达350公斤,创造了青稞亩产的历史新高。
他还带领创新团队先后选育出了20多个春青稞优质新品种(系),其中鉴定出的“藏青148”和“藏青690”青稞新品种曾一度成为西藏适宜地区的主栽品种。到目前,西藏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推广达百万多亩,占全自治区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惠及雪域高原上百万农民。
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把农民当亲人
位于拉萨市金珠西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二楼的院长办公室,经常可见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的身影,甚至乡村干部、农民都是这里的常客。即使与农民交谈,尼玛扎西也总是用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他们对新品种示范推广中的经验、体会和科技需求。
为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新品种,尼玛扎西每年都要在试验田里和农民一起待上五六个月,每天观察作物的颜色、性状等,从耕地、播种到收割、打场、考种,对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进行对比观察鉴定,积累素材。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他还带队走乡串户,同时收集了1500多份农家青稞品种,摸清了西藏青稞品种的家底。
2013年是“藏青2000”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临近播种,他在北京开会,会议一结束就急匆匆飞回拉萨,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坐车赶到了白朗县。他不顾高反,在田间给农民讲解怎么种、每亩地播多少斤种、播种深度是多少,要施多少肥,从这块田讲到另一块田,很多农民都围上来询问技术细节,他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回答。
中午饿了吃方便面,直到天黑,农民都离去了他才回到住处,晚上加班把当天指导农民的情况写到本子上。就这样,一次在乡上待了半个月直到春播结束。
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同事种禹代林记得,仅2013年他到白朗下乡就不下10次,指导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种禹代林曾经问他,这么辛苦,这么劳累,到底图个啥?他说,看到丰收的景象,是我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他常说,要做好三农工作,首先要热爱农民和这片土地,你要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这片土地当成自家的土地。要把复杂的技术,在操作上简易化,理解上简单化,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让技术更好适应农民。做好农民工作,要用朴素的语言,农民的语言,形象的语言。不仅如此,还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要蹲得下身、沉得下心。
科技人才,是支撑西藏农业发展的关键
“身体还有没有不适?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对于来自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援藏博士团成员刘秀群,尼玛扎西总是交待又交待,“高学历人才是我们的宝贝,一个人在西藏工作十分不易,一定要照顾好他的生活。”
刚到西藏,刘秀群主要负责绩效改革,建立激励机制。尼玛扎西告诉他,这项工作的关键就是如何更有利于培养人才,让人才活起来,我们没有好的条件待遇,我们只有感情留人。
在尼玛扎西的主导下,西部唯一建立在农科院的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青稞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西藏,另外还建立了“青稞栽培育种”“青稞全产业链”两个创新团队和一个院士工作站,然而这些都需要人才的支撑。
刘秀群说,有一次自治区组织部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会议,其他领导专家只是表态发言,而尼玛扎西院长亲自写了整整4页农科院人才引进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受感动的刘秀群,在援藏一年工作结束后,主动提出再次援藏一年。
除了从外引进人才,尼玛扎西还十分重视对基层农民技术骨干的培养。他说,我们要培养一大批的当地农民科技特派员和青稞种植能手,这些当地农业技术骨干本身是农民,以一户带动十户,十户带百户,这样农业技术非常容易推广开来的。
求贤若渴是尼玛扎西对待人才的态度。农科院农业所副研究员、博士达瓦顿珠,提到尼玛扎西院士至今仍感动不已。他永远忘不了在大学到读博士期间,尼玛扎西从并不丰厚的工资中拿出部分支持他的学业。甚至有一次,尼玛扎西生病住院期间,接到达瓦顿珠学校交费通知,他立即嘱咐妻子拉琼去银行转账。
受他的影响,达瓦顿珠从中国农科院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到西藏报考了自治区农科院,并工作至今。
丰收,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褒奖
以尼玛扎西的专业学识和对西藏农业的贡献,参评院士是众望所归。年初,当科管处德吉曲珍接到自治区科技厅要求申报院士的通知后,因尼玛扎西一直忙于公务,就和同事帮他组织申报材料,但他却忙得没时间过目。
申报截止日的前一天,在德吉曲珍再三催促下,他粗略看了一遍,对她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去做,个人荣誉的事就先搁一搁吧,今后有的是机会。丰收,才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对个人的事,他抽不出时间。但在办公室,他经常做一个工作方案到凌晨两三点。家人等待他的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他血糖高、身体不太好,同事们经常劝他在工作上抓大放小,他说,在我的概念里就没有大小,只要有时间,就要把工作做得最好。
“以前主要是增产,现在老百姓要增收,就得延长产业链。”根据国内外对青稞研究的发展趋势,尼玛扎西和同事首次对西藏青稞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先后对13份育成品种进行了葡萄糖含量和蛋白质等的测定,证明西藏青稞籽粒中含有较高的葡萄糖,他的目光开始瞄准青稞系列产品开发,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他鼓励和支持企业涉足青稞加工领域。在他的帮助指导下,目前西藏已有50多家规模以上的青稞加工企业,通过“科技 企业 农户”的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说:“青稞加工正从传统食品加工为主向现代多样化食饮品加工方向迅速发展,逐步成为一大特色产业,青稞产业链的延长将大大造福高原农民。”
围绕农民,围绕增产增收,尼玛扎西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然而,今年9月5日,即将丰收的季节,他在又一次科学探索青稞的征途中,不幸因车祸永远告别了毕生追求和热爱的事业。
斯人已逝,但他为高原大地的丰收,潜心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将长久留在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