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出幸福新生活——壤塘县文化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小记 藏地阳光新闻网-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刻出幸福新生活——壤塘县文化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小记

刻出幸福新生活——壤塘县文化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小记

发布时间:2020-08-14 来源:阿坝日报   记者 :何永美   责编:顿珠曲珍


八月的壤巴拉迎来了草原最美的季节。走进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阳光下,微风和煦,石刻公园里五彩斑斓的石刻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些石刻是我们自己雕刻的。”班玛罗尔吾看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班玛罗尔吾家住壤塘县茸木达乡洞窝村,是壤塘石刻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笔者,棒托石刻公园项目建设以来,全村2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都学会了石刻技术,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根据技艺水平,每天有180元至380元的务工收入。”

2018年,茸木达乡牙格车村3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班玛罗尔吾的带领下,每天都会来到棒托石刻公园雕刻景观石像,村民牙班就是其中一人,他通过雕刻石像增收上万元。“通过石刻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牙班对笔者说道。

2016年,牙班家还是牙格车村的贫困户,家中有8口人,年老的父母患有大骨节病,姐姐远嫁阿坝县。成家后的牙班虽然一直辛勤劳作,但通过挖药、种植获得的收入微薄,家中经济十分困难。随着壤塘县实施“文化扶贫扶智”项目,牙班“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加入石刻传习所,认真学习石刻技术,通过传承石刻,2017年底,他家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人”。

在壤塘,像牙班这样依靠“非遗+扶贫”脱贫的有500余户2000余人,他们不仅通过传承民族文化脱贫奔康,而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丰富的非遗文化是壤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富矿”,壤塘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然而,壤塘地处偏远,文化旅游产业要素基础薄弱,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如何发挥非遗文化的最大功能和作用?

为此,壤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县”的目标,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以梵音、唐卡、藏戏、石刻等最具壤塘特色的非遗为核心,以非遗传习所、文化产业园为载体,以非遗生产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通过培育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文化品牌,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促使非遗创新性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出了壤塘文化扶贫的路径。

对此,壤塘编制完成《壤塘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5)》,着力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样板、宗教文化适应社会主义样板、文化产业助农增收脱贫奔康样板、民族文化引领民族地区发展样板,打造多元文化的“大观园”,并逐步形成系统、整体、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带”,把壤塘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具体思路上,借助藏羌文化产业走廊,壤塘摒弃过度商业化模式,保留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着力突出文化旅游“深度游”,在中壤塘镇投资1.2亿元建非遗文化创业园,在茸木达乡投资1200万元建棒托石刻公园……

同时,建成唐卡绘制、造像雕塑、藏药藏茶、藏戏演艺、石刻艺术5类工艺户为骨干的非遗专业合作社14家,将非遗文化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助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在壤塘有47个传习所,包括唐卡、石刻、藏戏、藏香、藏药、藏陶、木雕、藏纸等。传习所除了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还带动培养了一大批唐卡、石刻、藏戏等非遗文化传承人,传承和发扬壤巴拉文化。

通过持之以恒的抓文化扶贫、促文化发展,壤塘人清楚地认识到,壤塘最好的出路是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壤塘县用“文化魂”画出了最大的“同心圆”,壤巴拉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有热度,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和谐,“悬天净土·壤巴拉”已成为壤塘人共同守望的家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