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羌寨变了样 藏地阳光新闻网-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云端上的羌寨变了样

云端上的羌寨变了样

发布时间:2017-07-12

荒山上建起的木上村脱贫奔康产业园。 曾江林 摄


在顺庆区对口帮扶下,修路治水,水果触网
  “妈母,今天又赚了300元!”“呐咕勒(好得很)!”汶川小雨纷纷,虽是仲夏,大山深处的克枯乡木上村依旧透着凉意。平房里,24岁的大学毕业生应享会

和母亲说着今天的收益。去年起,应享会在网上销售村里的水果,已赚了近两万元。
  “木上寨,无人来,吃土豆,下青菜”,木上村最高海拔达2840米,大部分通村路宽仅2米,得从28公里之外引水吃,6000亩生产用地利用率仅10%,92户人家搬走了近80户。
  现在,在南充市顺庆区对口帮扶工作组帮助下,木上村路通水畅,还发展了1800亩水果,近30户人家回流。
  云端羌寨,正在焕发别样光彩。

□曾江林 王煜桢 本报记者 伍力

路通水畅 这个春天“不一样”
  木上村离县城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坐车却要3个小时,还要爬山路。山路狭长,村民只好在硬石上搭木板再垒砌石块加宽路面。
  说起第一次入村,顺庆区对口帮扶组副组长张树柏记忆犹新:“车轮就在悬崖边打转,很多地方还没有防护栏。想到我们的羌族同胞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修路,迫在眉睫。一个多月时间,顺庆区交通运输局3次组织技术人员入村探勘拿出通村道路建设方案。去年12月,木上村“错车道”工程在风雪中开工。不到3个月,开挖路基10公里,转运土石方14000余立方米,修建产业路7公里。“以前农用车上不了山,果子销售难。”村支书张国勇感慨,“现在村道加宽了,产业路也有了,这日子变了样!”
  除了路通,今年春天,村民还第一次喝上干净水。过去,村上没有一处水源,300余村民生活用水只能从28公里外的大寺村引来。一到深秋,水管结冰无法通水,只得提前把水贮在地窖里,直到第二年开春解冻。“大半年时间只能吃贮存的水。时间久了,地窖里的水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灰尘。”54岁的村民余兴跃摇着头回忆。
  探水战随之打响。10余次水源技术探测,4个月钻探,数百个点位的密集搜寻,到今年3月底,一处陡壁间的高地上,清泉喷薄而出。“虽然每小时流量只有0.8立方米,但我们比找到金矿还要兴奋。”帮扶组组长李建中说。
  水量小,如何充分发挥功效?经与汶川水务局反复商议,帮扶组拟定“保护提升原有水源点、分级蓄水减压、梯级用水灌溉”的安全用水方案。5公里长的地下水管铺设开来,管线沿途再用小水管将泉水引向果树产业带,形成微水灌溉系统。
  目前,剩余地下管网正在铺设中。“年内,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放心水。”李建中说。

水果触网 土地不撂荒
  要摘穷帽,关键还看产业。瞅准坡上的撂荒地,帮扶工作组和村民们一起挥锹抡锄、肩挑背磨,在山崖上平整出110亩的产业园。3月,5000株红脆李植入园区。
  开春以来,81岁的贫困户刘安泉一有空就泡在这个产业园。这里有他的1亩地,50株脆红李枝繁叶茂。
  工作组还请来省农科院专家,手把手培训村民。16名村干部、社代表和小组长又至南充市南部县大堰镇冯坎村学习集体经济管理,到广安市前锋区险岩村学习民风建设。流转土地、集体入股、企业注资……新观念冲击着这里。
  “土地承包经营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贫困户在评级授信后,将每户5.3万元无息贷款和到户项目资金注入集体,再加上土地股权,按股比分享收益。”说起《木上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张国勇烂熟于心。
  在贫困户张号杰看来,变化就在眼前。“今年起做护林员一个月1000多元,园区打工一个月800元,加上土地流转和果树收入,脱贫没得问题,干部个个‘呐咕勒’!”
  为保证水果销路,南充川东北水果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汶川县签订产销合作框架协议,村里还引入了电商平台,组建木上村水果合作社,“木上村”商标也在注册中。
  目前,全村回流人口已达到200人。越来越多的木上人选择了留下:张孝勇回村在自家6亩多土地上栽下红脆李,余兴跃回村将撂荒多年的7亩地土地翻耕,又租种同村余兴林家土地10余亩……

网站地图